联勤联动 共筑平安——昆明公安出台警保联勤联动“七联”工作机制

  “公安机关要指导保安从业单位强化自主巡防和安全值守;保安从业单位要引导支持保安员及时制止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有效避免公共利益和公民权利受到损害,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5月23日,昆明公安局和市安保协会联合印发《昆明市公安机关警务工作与保安行业联勤联动工作机制(试行)》,进一步推进警务工作与保安行业有效联勤联动,组织动员保安力量协助维护社会治安稳定和促进公共安全治理,不断提升治安管理工作社会化水平,成功建立一套警保“联勤联动、共筑平安”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助力平安昆明建设。

  深入调研 协同推动
  警保联勤联动有力度

  保安队伍具有覆盖广、触角深、全时空的行业特点,是公安警力的有效补充,是安全防范的“第二梯队”,切实把保安队伍建好、管好、用好,实现联勤联动、优势互补、协同共治,对于促进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5月14日,省公安厅党委委员、昆明市副市长、市公安局局长徐云带相关领导在市公安局召开警保联动座谈会,与昆明市安保协会就警保联勤联动工作进行深入座谈交流,并深入医院、学校、社区、派出所等一线走访调研,有针对性地就警保联勤联动的实现举措问计于民。

  5月27日,昆明市公安局、昆明市安保协会联合召开全市公安机关深入推进警务工作与警保联勤联动工作动员部署会,贯彻落实省厅研究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坚决维护全省社会大局稳定专题会精神,查找补齐全市警保联勤联动工作短板弱项,对警保联勤联动工作进行再动员再部署再安排。会议以视频形式开至各县(市)区公安局(分局),全市保安从业单位领导分别在分会场参加会议。市局副局长杨卫平到会作了重要讲话。会议紧扣“基础牢、出事少、治安好、党和人民满意”目标,全面部署了整个昆明市的警保联勤联动工作,整合资源,分解任务,明确责任,完善机制,强化基层社会治理的实招、硬招。

  瞄准目标 强化“联”的意识
  “七联”机制确保警保联勤联动提质增效

  昆明市公安机关与昆明市安保协会不断创新协同举措,在建立联合督察机制和开展客户单位满意度调查的基础上,坚持“干”字当头,“实”字托底,着力建立社会联治、治安联勤、应急联动等“七联”工作机制,细化任务分工,压实工作责任,加强督导问效,大力提升公安机关的监管水平,对安保协会桥梁纽带作用的发挥具有里程碑意义。

  建立社会联治机制,进一步提升社会治理能力。公安机关要充分挖掘发挥保安员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拓展延伸警保联勤联动社会治理作用,鼓励保安员积极协助公安机关开展“百万警进千万家”工作,有效提升社会治安能力。

  建立治安联勤机制,进一步提升治安防控能力。公安机关要指导保安从业单位强化自主巡防和安全值守,协助公安机关维护治安秩序、排查治安隐患、防范突发案(事)件。

  建立应急联动机制,进一步提升社会应急能力。公安机关要科学划定应急单元,结合派出所警务区和社区网格,突出学校、医院等重点单位,整合编组保安员机动志愿力量,不断提升基层应急处置能力。

  建立日常联训机制,进一步提升保安素质能力。公安机关要指导保安从业单位开展日常教育培训,定期对辖区服务网点的保安骨干开展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每年对全市保安从业单位开展一次有针对性的职业技能比武,进一步提升保安员队伍素质能力,有力推动保安员队伍正规化、职业化建设。

  建立活动联保机制,进一步提升安全保卫能力。在重大活动安保工作和辖区大型群众性活动期间,属地公安机关组织辖区保安从业单位开展联勤值守,联合春城“红袖标”治安志愿者,对辖区重点区域部位开展巡逻防控,织密治安防控网络,保障活动顺利举办。

  建立信息联享机制,进一步提升信息应用能力。公安机关要与保安从业单位建立完善警情案情等治安状况通报机制,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安全防范指导意见及措施要求,形成信息互通、任务互担、成效互晓格局。

  建立绩效联考机制,进一步提升联动保障能力。公安机关要注重评估警保联勤联动工作质效,将评估结果纳入平安建设、文明城市创建等评价体系,提升警保联勤联动社会效应。安保协会要探索建立表彰奖励机制,对保安从业单位及保安员参与警保联勤联动工作成效进行量化评价,推动评价结果与表彰奖励、等级评优等挂钩,与扶持保障政策衔接。切实加强部门联动、警种协作、警企共建和资源整合,健全完善议事协调机制,确保警保联勤联动工作机制有效运行。

  截至目前,共有100家保安公司(昆明市共117家)、785家自行招用保安员单位、27856名保安员参与到警保联勤联动工作中,组建了129个保安警保联勤联动队伍,设置161个联勤联动工作站点,建立280个巡防联勤区域,共提供各类重要信息1749条,提供案件线索18条,化解矛盾纠纷790起,排查整改安全隐患852处。

  记者 王建萍 通讯员 范京位